▲沃爾普(Anthony Volpe)。(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
前一戰狂轟猛炸的洋基,31日(台灣時間)再度以12比3大勝釀酒人,「法官」賈吉(Aaron Judge)火力滿滿連兩場該轟,洋基兩戰合計15轟,「魚雷棒(Torpedo)」引起關注。
據大聯盟官網報導,洋基的游擊手沃爾普(Anthony Volpe)展示了他的新棒,並介紹了他在左手持的舊棒和右手持的「魚雷棒」的區別。與傳統的棒子不同,這款「魚雷棒」的棒身位於打者手部更接近的地方,並且在大聯盟官方確認這款棒子並未違反規定後,這款創新的棒子在大聯盟掀起了熱議。
洋基隊在開季的主場系列賽中創下了15支全壘打的記錄,沃爾普自己也打出了三分全壘打。沃爾普說。「越大越能夠在擊球點上使用這個棒身,對我來說很有道理。」
這款「魚雷棒」在比賽後引起了廣泛關注,特別是在YES Network的直播中,主播(Michael Kay)提到,洋基的數據分析部門進行了一項研究,顯示沃爾普常常擊中球棒的標籤區,而不是棒身的甜蜜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沃爾普的維克圖斯(Victus)棒身被設計得更加堅固,並且頂端部分更纖細。除沃爾普之外,齊森姆(Jazz Chisholm Jr.)、貝林傑(Cody Bellinger)、葛斯密特(Paul Goldschmidt)和威爾斯(Austin Wells)等球員也都使用這款「魚雷棒」,並在春訓及上賽季期間進行過使用。這項創新是由前洋基分析師萊哈特(Aaron Leanhardt)提出的。
有趣的是,史坦頓(Giancarlo Stanton)卻曾將他的肘部受傷歸咎於「棒子的調整」,但他並未提供更多細節。洋基外野手多明格茲(Jasson Domínguez)表示,史坦頓也是這款棒子的使用者之一。
不管怎麼樣,「魚雷棒」的討論在大聯盟內部熱度不減,「每次我站上壘包,大家都會問我這個棒子怎麼樣。」沃爾普說。
貝林傑認為這款棒子的平衡感比其他棒子更好。「對我來說,最大的好處是重量分布。重量更接近我的手,因此它感覺比較輕。這對我來說是最大的好處。顯然,越大的甜蜜點就意味著更大的容錯範圍。」
釀酒人投手柯提斯(Nestor Cortes)在比賽中被「魚雷棒」的使用者(戈德施密特、貝林傑、威爾斯、沃爾佩)擊出4支全壘打,但柯提斯認為,這些棒子並不是問題所在。「這對我來說沒什麼新鮮的。」柯提斯說,他在去年曾與這些棒子對陣過。「我知道有些人去年用過這些棒子。我理解背後的科學和技術,對我來說沒什麼影響。」
洋基教頭布恩(Aaron Boone)表示,他不認為這些新棒子會對比賽產生重大影響,並將這種變化比作高爾夫球手在挑選球桿時的選擇。布恩說,「這體現在很多不同的方面;無論是棒子模型,沃爾普的跑壘盜壘,還是守備轉換。我們投入很多方面,在每一種方式上都在努力提升。而這些棒子都符合大聯盟的標準。當我打球的時候,我大概會用六七支不同型號的棒子……這些都不新鮮。只是現在更多人投入來優化球員。」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