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本季比賽時間再度破3小時,來到3小時5分35秒。(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路皓惟/綜合報導
大聯盟近年致力於縮短比賽時間,加入許多新規定,但成效並不是很好。根據《ESPN》統計,今年大聯盟平均每場比賽時間3小時5分35秒,比起2005年的2小時46分,時間多了將近20分鐘。
2017年球季平均9局比賽時間為3小時5分11秒,比賽時間再次突破3小時,去年球季比賽速度有些許縮短,平均比賽時間約為3小時左右,但今年比賽時間又回到3小時5分35秒,比賽時間為近年來最長。
為了縮短比賽時間,大聯盟在去年賽季限制了投手丘上的暫停次數,正規9局比賽內,規定只有6次上投手丘與投手溝通的機會,若進入延長賽才有額外暫停次數,即便每局攻守轉換的間隔時間也有減短,但這兩項規定對於縮短比賽時間的效果仍有限。
事實上,大聯盟嘗試縮短比賽時間,曾在今年春訓首度採用「投球計時器」,但才實施一週時間,就有許多球員表示不滿,讓官方有意延到2022年球季實施,但也向球員工會提出多項「交換條件」,包括限制投手必須投3人次、減少暫停次數等規則變更。
投球計時器在2015年於小聯盟2A和3A正式啟用,沒人在壘限時15秒,壘上有人則是限時20秒,如果超過時間沒有就定位,投手球數上將多一壞球,若打者如果在倒數7秒沒在打擊區就定位,則多一好球。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