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花式扯鈴教父皮耶赫(Priam Pierret)。(圖/記者張克銘攝)
記者潘泓鈺/台北報導
起源於中國的傳統技藝扯鈴,在18世界傳入法國,經過改良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迅速崛起。在法國屬於「雜耍」一部分的花式扯鈴,經過教父級大師皮耶赫(Priam Pierret)的努力開始發揚光大,而他在Red Bull PAO之前,也與台灣選手介紹在歐洲眼中的扯鈴。
「在以前扯鈴只是個玩具,不過最早是屬於貴族或是有錢人的東西,是到了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開始盛行。」皮耶赫解釋扯鈴在法國的歷史。外傳扯鈴是在18世紀傳入中國,有一說是當時的外交使節,另一說則是馬可波羅帶進去歐洲的。
剛開始扯鈴是金屬製的,並保有挖哨會發出聲響,也因此扯鈴的正式英文名為「Diabolo」意指「惡魔的聲響」。直到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改良為塑膠製,並且去除挖哨,降低成本之後才在法國廣為流傳。
「在我10歲的時候,我的表哥送我扯鈴當作聖誕禮物,從此便開始迷上扯鈴,」皮耶赫解釋他是如何踏入扯鈴圈,「在我家附近有個很高的教堂,那時候就在挑戰怎麼樣拋過於它,12歲結識了幾個同好,便開始專心投入於扯鈴,同時我還在大學發起了『雜耍社』,開始專研,之後更是在波爾多成立雜耍協會。」
皮耶赫表示,「花式扯鈴」在歐洲屬於雜耍(Juggling)的一部分,也因此他也會操作雜耍樽、彈力球以及雪茄盒等道具,不過他最愛的就是扯鈴,而且從來沒有想過放棄的念頭。
▲▼兩屆Red Bull PAO「扯鈴至尊」趙志翰。(圖/Red Bull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曾經去從事大學所學的電腦工程師荒廢一段時光,不過後來我還是決定重新投入扯鈴的懷抱。我利用我的專業寫了一套程式,他可以模擬、計算招式,讓玩家夠先將『想法』呈現一次在螢幕中,在思考如何去將它實現,後來找幾個朋友在2004年發行了《The Diabology》(扯鈴學)教學DVD。」
不僅如此,皮耶赫也幫忙雜耍協會寫了一套「文書工程軟體」,因為大多數的雜耍藝人不喜歡處理合約、報表等,但皮耶赫相信這對於雜耍藝人生涯是個很重要的部分,也因此他去學習並整理一套系統,簡化這些程序,也讓其他雜耍藝人可以致力於專研自己的專長。
▲本屆的Red Bull PAO扯鈴大賽評審團(左起)Dada、皮耶赫與趙志翰。(圖/記者張克銘攝)
「在法國,花式扯鈴演藝者可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專科學校出身,不過他們的主修叫做『雜耍學』,因此他們無法只專攻扯鈴這一方面,另外就是,他們的屬性屬於舞台表演性質,所以在想法與創造力也比較被侷限。」
「另一種就是街頭出身的,很慶幸法國政府支持推廣雜耍,所以這些時常在街頭或是通告場子表演的人可以申請經費去發展自己的專項,這些人的想法比較沒有像第一種人被框架侷限住,因此很多招式都是這類的人所創造出來的。」
▲第2屆在台北火車站廣場舉行的Red Bull PAO 一對一花式扯鈴大賽。(圖/Red Bull提供)
對於能夠受邀在28日台北體育館(紅館)擔任第3屆Red Bull PAO評審,皮耶赫行前就已經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在法國幾乎沒有一個花式扯鈴對決的大型舞台,他也感謝Red Bull提供這個機會,讓花式扯鈴被世界看見。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