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大運,李智凱 。(圖/記者謝孟儒攝,下同)
記者謝孟儒/高雄報導
109年全大運體操賽程4日結束,奧運國手李智凱拿下4金1銀、唐嘉鴻也收穫2金4銀1銅,國內賽雖然能夠作為很好訓練,但是難免強度和國外有落差,但如今國外疫情仍嚴峻,展望明年若要出國比賽,在各種檢疫和隔離上必須要有配套幫助選手和團隊。
為我國取得男子體操成隊奧運參賽資格的李智凱、唐嘉鴻,在全大運體操橫掃金銀牌,不過也在比賽中發生一些失誤,被認為是檢視不足的機會,李智凱去年在國際賽表現亮眼,在世錦賽鞍馬拿下銀牌,但今年起因為疫情關係,國際賽事紛紛取消,只能寄望明年。
李智凱教練林育信坦言,「李智凱、唐嘉鴻還是需要有國際賽才能提升強度,他們現在也需要提升知名度,來讓裁判對他們有印象,但今年都在國內比賽,狀態、難度還不夠成熟,這一年就發現很多缺失,如果明年就要出去比賽,那麼相關的檢疫該如何做?」
「如果一次出去七八站,加上一些二軍也得讓他們出國去磨練測試,來回都要14天的隔離實在太傷了。」林育信提到,「希望體育署和疫情指揮中心有沒有辦法做專案或是特別情況處理,畢竟他們都是奧運選手,能否有一個獨立場館,能讓這些選手在裡面隔離,還是能夠訓練,或是像一些國外選手隔離時間縮短。」
▼唐嘉鴻。
林育信認為,「在去年一整年智凱的進步就很多,也有很多收穫,而他現在的動作大家都看爛了,所以還要再提升,加入一些新難度。」另外成隊也還需要有兩位選手能夠互補李智凱、唐嘉鴻,「不至於落差太大,才有機會進入奧運前八強,目前還在挑選人。」
唐嘉鴻的教練翁士航也有類似看法,但對明年疫情仍不是太樂觀,「如果一個人中標了,那就會非常嚴重的,當然還是有國際賽差很多,但如果回來要隔離14天就太傷,必須要有完整的配套才行。」
李智凱則說,「還是要有國際賽,那個出去的心境和國內完全不一樣,在國外會被放大檢視任何動作,就像我們也會檢視外國選手那樣,必須要頂住壓力,也有很多細節可以學習,在國內畢竟大家都太熟悉了,但是要在所有配套、防護衣之類的都在準備齊全的情況下,才會有意願出去比賽。」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