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雲

大聯盟考慮「20秒限時投球令」 專家憂提高韌帶受傷率

▲紅雀年輕強投馬丁尼茲(Carlos Martinez)。(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紅雀右投馬丁尼茲。(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潘泓鈺/綜合報導

大聯盟從上個休賽期開始,就不斷在推行新制加速比賽節奏。根據《ESPN》報導,主席曼弗瑞德(Rob Manford)打算再設立「20秒限時投球」。這項規則其實已經在小聯盟實驗了3個球季,不過去年就有專家質疑,如此會增加投手受傷的風險。

大聯盟為了抓住更廣大族群對於棒球的熱愛,絞盡腦汁加速漫長的棒球比賽節奏。上個休賽期大聯盟實行了簡化故意四壞程序的新制,下達戰術指令後不需要再額外投4顆壞球,不過在10月《USA Today》的統計中宣告這項辦法無法有效加速比賽節奏,本季平均每場比賽耗時3小時5分11秒,比2015-16球季還多出4分半鐘,而季後賽甚至平均超過3個半小時,因此大聯盟打算在推行新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曼弗瑞德將接大聯盟主席。(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聯盟主席曼弗瑞德。(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ESPN》21日指出,大聯盟打算於來季限制無人在壘時投手投球時間推行「20秒限時投球」令,並且計劃設置一台計時器,當無人在壘時,投手必須在20秒內出手。這項制度已經從2015年開始在小聯盟實驗了3個賽季,根據統計如此能讓比賽平均加速10分鐘,因此聯盟考慮將這項制度來季搬到大聯盟落實。

而大聯盟在小聯盟有不少的新制度實驗,除了20秒限時投球外,還有打者進入打擊區後不得雙腳離開打擊區,以及攻守互換2分鐘限時等制度,這些規範成功讓小聯盟比賽平均時間在3小時以內完賽。

20秒限時投球雖然看似簡單但其實實行上有一定的困難,根據知名統計網《Fangraph》顯示,上季大聯盟至少投50局以上的投手中,僅有5人平均在20秒左右出手,且這5人全部都是牛棚投手,最接近標準的為紅雀馬丁尼茲(Carlos Martinez)的20.1秒,而大聯盟整季下來335位投手平均出手時間為23.5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紅襪,普萊斯(david price)。(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普萊斯。(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去年加拿大的一名人因工程學專家索尼(Michael Sonne)就發表了一篇研究反對20秒投球限時令,他認為限時投球會影響投手疲勞恢復能力,進而增加工時的負擔。就舉紅襪的普萊斯(David Price)為例,普萊斯每球平均間隔長達25秒左右,若是強迫他縮短到20秒內將使其肌肉疲勞程度從7.2%上升到8.7%。

而加重投手手臂疲勞程度,容易造成尺骨附屬韌帶受傷,進而提高投手執行韌帶移植手術(Tommy John Surgey)的危機。不過索尼的研究只是利用客觀數據模擬出來的結果,尚未針對實戰中的投手進行研究,但依然是個參考依據。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關鍵字: 大聯盟20秒限時投球

分享給朋友:

熱門新聞

【集氣】預測神準=Switch到手?快來為台灣加油!

慘敗西班牙! 陳傑憲點名1規則:滿不舒服的

中華隊僅3個月「12強冠軍變慘輸西班牙」 專家喊話球迷1事

不斷更新/南非敲安攻下首分!李東洺及時回穩止血 中華隊4局4比1

快訊/連兩天延長賽再見安打!2比1力克西班牙 尼加拉瓜2連勝

台灣敗給僅1人「純本土」的西班牙 WBC資格賽國籍認定寬鬆

快訊/中華隊今晚對南非打線微調!蔣少宏蹲捕 林子偉扛二棒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