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雲

首頁 檢索
後疫情時代的運動趨勢 新現代五項科技運動會推展台灣運科

2020東京奧運從開幕到觀賽展現高科技與運動的完美結合,被譽為史上最科技的奧運會。因應國際賽會科技化趨勢,資策會地方創生服務處(創生處)今(23)日舉辦「新現代五項科技運動會」,各界攜手推運動科技。

體育署長張少熙今主持最後例會鞠躬感謝 9月2日歸建台師大任教

台灣代表團出征東京奧運,因選手搭經濟艙、官員搭商務艙引發高度爭議,體育署署長張少熙返國後確定請辭獲准後,今天(26日)主持最後一次體育署例會,確定9月2日就會歸建台師大任教,表達感謝和致歉,深深一鞠躬。

文姿云:媽呀,我站上奧運頒獎台了 曝東奧前「懷疑人生爆哭」

「小清新」文姿云在東奧女子55公斤量級奪銅後,6日晚間在個人IG與所有人分享從築夢到圓夢的過程,自曝有段時間迷失方向,「像個機器人一樣,全身僵硬動作遲鈍,然後開始懷疑人生。」甚至練完到廁所爆哭,所幸最終堅持下去,雖然銅牌有點小遺憾,但她開心吶喊,「媽呀,我真的站上奧運頒獎台了!」

體育署東奧黃金計畫38人取參賽資格 18人進8強已奪2金4銀1銅

政院人士今天表示, 體育署自2018年起啟動「2020年東京奧運會黃金計畫」 ,3年共編列新台幣12億元經費,培訓38位選手全數取得奧運參賽資格,其中18名進入8強,截至昨天為止已奪2金4銀1銅。

台灣今年好像有點強? 球評曝「4大關鍵」

東奧賽事至今,台灣選手接連展現激勵人心的態度與成績。球評徐正賢在臉書發文指出,還有多位好手陸續出賽,預估獎牌數會再創新高。徐正賢表示,今年東奧在台灣獲得的關注度為歷屆奧運最高,他分析,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台灣每一位選手在奧運賽場上展現「競爭力」背後的4大關鍵因素。

東奧奪牌創歷屆最多 體育署2018年起12億黃金計畫打造

為備戰2020東京奧運,教育部體育署啟動「2020 年東京奧運會黃金計畫」對具爭金奪牌菁英選手,實施專業個人化訓練,自2018年起編列3年共12億元經費,充分運用有限資源,培訓黃金梯隊。黃金計畫支援內容包含,國內、外參賽與移地訓練所需各項支援、38位選手並均取得2020東京奧運參賽資格。

「拳擊女王」陳念琴再戰東奧 降量級拼奪牌鎖定兩大敵手

世界排名第2的台灣「拳擊女王」陳念琴在今年東京奧運改打69公斤量級,這是她繼2016里約奧運後,再次登上奧運舞台,中華拳擊代表隊總教練柯文明表示,69公斤量級剛好符合她的身材和體型,相當有機會奪牌。

中華奧會和中國奧會視訊交流座談 未提及2022北京冬奧議題

兩岸奧會30日舉行第23屆兩岸體育交流座談會,會中檢討去年辦理的活動外,並確認今年度預計要辦理的10項活動,由中華奧會林鴻道主席及中國奧委會苟仲文主席共同主持,雙方透過視訊交換意見。

統一獅公布主視覺 上半季4大主題活動出爐!

統一獅3月13日主場開幕戰,將於台南主場迎戰中信兄弟,14日出戰味全龍。獅隊公布年度主視覺形象,延續上一季總冠軍的氣勢,緊密地將士氣及團隊凝聚達到更高一層,強調母企業及球團在地經營的用心,呼應新年度口號「FLYING」迎風高飛,盼冠軍榮耀持續下去。

運動員進步的兩大法寶 深度學習跟追蹤科技

現在運動選手為了爭取好成績,除了數據上的分析外,運用科技已經是進步的不二法門,運用AI技術上的運動員追蹤科技與深度學習,將會在東京奧運上給予運動選手訓練進步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