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雲

首頁 檢索
柔道男童遭教練重摔致死案遭監察院糾正 體育署提出4點回應

台中市7歲黃姓男童2021年上柔道課遭重摔昏迷,住院70天不治,經過監察委員葉大華申請自動調查後,監察院近日通過糾正台中市政府、教育部體育署,對此,體育署主任秘書呂宏進今天(17日)做出四點回應。

台中推動足球深耕計畫 引進幼童指導員與國際教材巡迴教學

臺中市政府2020起佈署推動足球深耕計畫,今年攜手中華民國校園社區運動聯盟協會辦理2022社區足球深耕計畫「幼童足球指導員前進校園」,引進專業指導員與國際足球教材,鼓勵孩童參與足球運動。

柔道男神楊勇緯現身站台 為體育署適應體育發展中心揭牌

體育署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置「適應體育發展中心」,7日揭牌正式運作,包含2021東京奧運會贏得臺灣第一面柔道銀牌的楊勇緯、2012倫敦帕運柔道銀牌李凱琳等多名好手都出席站台。

中區開放水域運動教育中心台中成立 體驗向海學習

110年教育部體育署委託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成立開放水域運動教育中心,並於全國北區、中區(由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聯合組成)、南區、東區及離島等六地區各成立區域中心。由開放水域運動教育中心統籌協調各區域中心,落實各分區之推動策略,在參與各項海洋體驗活動。

郭泓志投入基層棒球教育訓練 堅持愛棒球的心

由教育部體育署主辦「110學年度學生體育運動社團幹部研習營-棒球梯次」,於10月29至31日假台中辦理,本年度課程安排以團體領導、棒球專項訓練、運動傷害防護、賽會經營、運動攝影及影音拍攝等主軸課程外,更請來大咖講師旅美棒球球星郭泓志透過專項訓練課程及個人棒球經驗分享,讓喜愛棒球的大學生也能學習專業的棒球知識並了解棒球選手的生涯歷程。

運動產值年逾5000億 擠進先進國家靠「改善過時制度」

全球運動產業飛速發展,市場規模達到18兆美元;台灣消費大眾健康意識抬頭,追逐運動健康的動力也不落人後,2018年運動健身產業已創造4,788億元新台幣產值。台灣運動產業協會理事長徐正賢觀察,年輕世代對運動的接受度愈來愈高,對「運動教練」的期望和要求,也會不斷的提高。

戳破「教練講習」亂象 課程不實用、學生睡覺是常態

當教練培訓與管理制度不確實、不嚴謹,考證單位發的證又無法證明其執行能力,家長、學校沒有足夠鑑別教練的能力,只能單方面相信體育署與單項協會的認證時,最後會演變成,取得證書的人拿著雞毛當令箭,狀況只會更糟糕。

日本退役選手來台發展 點出台日「教練制度」關鍵差異

日本是亞洲地區,運動文化與產業最成熟的國家,人均運動消費世界第一、運動產業佔日本GDP 2%。日本冬季奧運項目有舵雪橇代表隊退役選手的伊藤隆太(Ryuta Ito)表示,日本政府對於教練的管理,官方只抓一個大原則,不會干涉太多,也因此,日本制度很複雜,主要來自於每一個運動協會的規定。

台灣「教練證照制度」大起底 實施30年竟從未落實

台灣現有的A、B、C三級教練證照制度,從民國81年推動至今已經快30年,多年來,立法委員三疾呼,體育署必需徹底檢討並建立裁判教練審查培訓之監督制度,而且,應該要由體育署「親自執行」這個計畫,但體育署每年還是整筆預算委託中華體總執行。

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因疫情改線上 奧運雙金許淑淨也是學員

教育部體育署「國際體育事務人才培訓營」原訂本(5)月22日以線上加實體混成模式登場,為因應全國疫情變化,將首度全面改以線上形式辦理,並開放給今年所有報名者參與,我國舉重奧運金牌得主許淑淨也報名錄取為今年培訓營新訓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