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華少棒隊連4年取得威廉波特亞太區代表權。(圖/棒協提供)
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
對生長於1970年代的台灣人而言,每年少棒國家隊出征威廉波特絕對是國家大事,世界少棒聯盟(Little League)的這個舞台,在台灣棒球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國人津津樂道的紅葉傳奇,在1968年將台灣少棒帶起一股不可忽視的熱潮,也透過這次邀請賽之表現,讓國人體認到或許國內少棒實力能與國外球隊一較高下。
此後,國內漸漸重視少棒運動發展,全國棒委並於1969年5月12日正式宣布成立中華少年棒球聯盟,參加世界少年棒球聯盟(Little League Baseball),為第一個專職處理全國性學生棒球事務之組織。
由謝國城擔任理事長,林鳳麟為副理事長,並於當年帶領台中金龍少棒隊代表中華隊參加世界少棒聯盟獲得冠軍,揚威國際。1969年陸續由全國棒委設立學生棒球組織及舉辦之相關賽事,可看出國內學生棒球,逐漸受到政府重視。
台灣1969年至1996年持續參賽,拿了創紀錄的17次世界冠軍,威廉波特在美國是屬於夏令營性質的社區棒球大會師,但台灣將之視為國家大事,因組超強明星隊等問題與主辦單位的規定有所爭議,因此中斷參賽,直到2003年重新加盟參賽,2009年由宋文華扛王牌的龜山少棒,最後奪得亞軍創近13屆最佳。
少棒階段每年會有4支國家隊出爐,LLB少棒國家隊的特色是由單一學校組隊,以總教練的角度來考量,帶著自己的子弟兵參加國際賽,不須處理與其他學校組明星隊的複雜問題,創造共同的回憶,仍是最開心的事,因此國內不少球隊傾全力備戰,就是為了取得參加LLB賽事的代表權。
雖然台灣仍是產出最多威廉波特冠軍的國家,不過南韓逐漸重視這項賽事,包括今年北市東園代表參加亞太區失利,共有3次被南韓奪得亞太區代表,中華隊不再是亞太區的大贏家,未來得與南韓相抗衡。
▲LLB威廉波特世界少棒中華隊。(圖/翻攝自2015中華少棒威廉波特即時報導粉絲專頁)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NEWS好棒棒》粉絲團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