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雲

亞運卡巴迪/膽識、技巧、團隊默契的考驗

記者洪偵源/綜合報導

提起卡巴迪運動,一般立即聯想到「老鷹抓小雞」,其實這是項看似簡單,卻講求戰略、敏捷性與瞬間反應能力的運動。

▲卡巴迪與老鷹抓小雞有相似之處,但考驗的不只是個人技巧與膽識,還有團隊默契與戰術執行能力。(圖/記者洪偵源攝)

卡巴迪起源南亞,1990年北京亞運成為正式競賽項目,發源地之一的印度是公認的強權,男子隊在亞運至2010年達成6連霸,女子隊也在上屆首度舉辦時奪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選手需在比賽中高喊「卡巴迪」,也相當強調肺活量,亞運中華女子卡巴迪代表隊教練林燦輝表示,卡巴迪強調的是「勇氣」,若沒有擒下對手的膽識,比賽就毫無勝算。

卡巴迪競技時,進攻方要觸摸防守方選手,然後安全退回,防守方則要試著擒住進攻者,進攻方有30秒的進攻時間。

因為需要擒、抱、抓技巧,有類似角力與柔道以及動作,但角力選手出身、也是本次亞運代表隊的熊月慈說,角力選手並未有太多優勢,因為這是團隊運動,人數多成了變數。

這次中華隊與泰國、伊朗與日本同在B組,林燦輝指出,中華隊與泰國實力在伯仲之間,有機會搶前三名的席次。

且為讓選手習慣外國選手強度,林燦輝把自己旗下的男學生找來陪練,以優於女性的速度與力量,刺激選手習慣高強度的進攻。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熱門新聞

【熱血】運動快訊直達,耳邊即時播報

【賽況】國際體壇焦點,隨時開聽掌握

「少見」再見失誤贏球 葉總沒想到:太神奇

林昀儒苦戰53分鐘不敵好友奧恰洛夫 無緣世界盃16強

富邦奉送4失誤 陳傑憲包辦3打點助統一獅勝出

柯瑞、巴特勒創史上首見雙人紀錄 格林點名庫明加將是首輪關鍵

鼻梁骨斷裂、縫10針 林書緯變身「面具俠」仍在適應中

樂天馬傑森9局再見失誤 味全5比4逆轉贏球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