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琳。(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洪偵源/綜合報導
國內女籃好手大舉投入WCBA戰場,目前已有12名球員,確定下季在中國戰場上亮相,勢必會衝擊WSBL生態,但這是自由的市場機制,想留住球員,就必須提升自身條件。
由於WCBA球隊擴張,目前共18支隊伍,上季未打進前八強的隊伍,可登錄2名港澳台球員,前八強隊伍可登錄1名,等於是台灣眾多女籃好手,拓寬了旅外的機會。
雖然去年台北世大運後,女籃的球迷數量有顯著提升,也反映在瓊斯盃的票房上,但畢竟WSBL是一整季的聯賽,市場規模與人氣,仍然低於SBL,依舊顯得冷清。
以2015年為例,WSBL與HBL正好賽季重疊,恰巧同時在台北體育館有比賽,結果HBL人氣強強滾,國內最層級賽事的WSBL卻冷冷清清。
市場帶來的商業機會,是增加聯賽與球隊商機的命脈之一,前提是要有大量的球迷進場支持,夠多的轉播收看戶,如同店家賣商品一樣,想要顧客掏錢,就要想盡辦法促銷、宣傳。
WCBA球隊想挖台灣球員,聯賽釋出有利條件,開出吸引球員的待遇,球員有比價、選擇的機會,就看哪隊能說服自己或給自己機會,不就如商品買賣一樣?
吸引球迷是如此,留住球員也一樣,這波旅外潮也給國內籃壇一個思考的機會,一線球星出走已成定局,之後如何留住球員,或者擁有大量銜接出走潮的人才。
至於WCBA環境競爭激烈,淘汰率很高,不好用的再丟回來,這是自由市場機制使然,競爭力沒達到要求,自然要被取代,全世界任何運動聯賽都一樣,是球員自己要面對,高唱「去了未必好」的調調並不實際。
▲陳鈺君。(記者季相儒攝)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