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中心/綜合報導
說到燒餅油條,台灣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永和豆漿」,不但聞名全島,甚至外國遊客來到這裡遊玩,也想要嚐鮮一番,而很少人知道,永和豆漿的崛起,其實和威廉波特少棒賽有很大的關係。
國民政府播撤後,永和成為外省籍與退伍老兵集中居住的地方。當時北方人士搬來這裡,在與台北市連接的中正橋頭開豆漿店,一開始非在民國40年代撤台的居民,還不能適應這種食物,直至「中華少棒隊」在威廉波特嶄露頭角,「永和豆漿」漸漸在坊間熱開。
▲永和豆漿遠近馳名,在大陸也有店面。(圖/擷取自網路)
在電視還不發達的時代,人們總是聚集在有電視的人家中,一起熬夜為中華隊加油,比賽結束時往往天都已經亮,「大家看完球去喝豆漿」,逐漸成為球迷們的習慣。也因此豆漿店如雨後春筍般一間一間地開。
永和豆漿全盛時期大約一下中正橋,就能看到一整排的店家,讓饗客不愁沒選擇,而且有些店為了讓生意更好,索性改成24小時營業,期盼更多觀光客進門。只是好景不常,大多數店家來客數日漸減少,加上老兵們因年齡問題無法負荷,店一間一間關,不再像剛開始那般熱鬧。
即便店面不像從前密集,「永和豆漿」還是成為註冊商標,就算是外地,人們也會打著「永和豆漿」的名號作生意,為的就是想使顧客有種「道地」的感覺。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