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全大運擊劍。(圖/記者林宋以情攝)
記者林宋以情/台東報導
105年全大運,擊劍場地選在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禮堂,場地超迷你,一個籃球場塞進6個擊劍場地,還要包括看台,一開始讓擊劍協會大傷腦筋。
一個籃球場,同時最多有6個擊劍賽事進行,將超迷你場地運用到極致,中華民國擊劍協會也是萬不得已。秘書長何湘伶起初為了場地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擊劍所需場地首要條件由於選手裝備厚重需要冷氣、第2則是需要選手看台,在台東選擇原本就不多。
▲105全大運擊劍。(圖/記者林宋以情攝)
「原本中意東體一樓,但因為全中運、大運接連登場,擊劍並非中運種類,場地不可能空著留給擊劍。符合條件且易達性高,只剩這裡。」何湘伶坦言,這的確確是她看過最迷你的場地,全大運開始前,花了不少時間和教練溝通,「國內理想的場地,至少要1個半至2個籃球場大。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尤其台東學生少,不可能蓋大禮堂等著運動賽會用,這樣不符合效益可以體諒。」
由於場地因素,為了不讓賽程太擁擠,擊劍賽程也比過去多一天。麻雀雖小,但該有的沒有少。全場共有3架鷹眼系統,供準決賽、決賽使用,一旦選手挑戰判決,可啟用錄影重播輔助裁判判決。此外場地迷你,有助場控管理,由於賽事集中比賽也意外熱鬧,算是場地缺憾之外的小補償。
▲105全大運擊劍鷹眼系統。(圖/記者林宋以情攝)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