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雲

首頁 檢索
柔道男童遭教練重摔致死案遭監察院糾正 體育署提出4點回應

台中市7歲黃姓男童2021年上柔道課遭重摔昏迷,住院70天不治,經過監察委員葉大華申請自動調查後,監察院近日通過糾正台中市政府、教育部體育署,對此,體育署主任秘書呂宏進今天(17日)做出四點回應。

運動產值年逾5000億 擠進先進國家靠「改善過時制度」

全球運動產業飛速發展,市場規模達到18兆美元;台灣消費大眾健康意識抬頭,追逐運動健康的動力也不落人後,2018年運動健身產業已創造4,788億元新台幣產值。台灣運動產業協會理事長徐正賢觀察,年輕世代對運動的接受度愈來愈高,對「運動教練」的期望和要求,也會不斷的提高。

頭部受傷率僅5% 柔道童來不及學「保命兩招」喪命

柔道,是一種融合格鬥技巧和心性修養的技擊運動,因為需要近距離接觸而有一定的危險性,不過仍有許多家長送孩子去道館學習,因為柔道是以「防身」為出發點,遇到危險時,最能夠保護自己免於傷害。帕運代表隊隨隊物理治療師劉峻瑋提到,柔道頭部受傷比率僅5%,自保救命術與腦震盪判斷法必學。

台灣「運動教練培訓」出漏洞 看美日法等國怎麼做

柔道男童的驚天一摔,讓沈睡的體育界暫時醒了過來。《ETtoday新聞雲》《ETtoday新聞雲》跨海連線採訪美國職棒前總教練、曾任職美國奧運基地的運動科學教授、日本退役國手轉職教練,嘗試從美國、日本的奧運國家隊與職業運動系統,藉由先進國家行之有年的經驗與制度,從國際殷鑑轉化為台灣產業成長與共榮的方法。

台灣運動圈不自律 他建議「幼兒運動教學」規範教練資格

日籍的運動科學專家佐藤公威博士(Dr. Sato)認為,任何證照都只是駕照的概念,開車技術好壞取決於開車的人,台灣教練積極追求成長,系統才能變得更好。林佳和教授則提到,在自律極強的歐美各國,國家不需要特別介入運動圈,但台灣自律不足需要適度他律,如:技擊類與幼兒運動教學就應規範教練資格。

體罰當成體能訓練 體育圈「威權化」釀柔道童悲劇

體罰與體能訓練更是經常被混淆,才會有教練對柔道童說:「摔多了自然就學會!」在台灣,學運動的孩子總被灌輸一個觀念,「訓練不痛苦,怎麼會進步?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校安中心主任張萍指出整個系統的荒謬,把認同威權,變成一個循環,很可怕!

台式教練「訓練知識不足」 下令「1打2」害選手斷腿

體育界申訴案件層出不窮,體育署表示,一些跟教練有關之負面事件,多數與專業能力及道德認知有關。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則認為是「運動文化」與「訓練知能」不足,兩者的交互作用。台灣運動產業協會理事長徐正賢補充,提升教練知能的部分,除了教學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溝通方式。

歐美「金字塔型」發展體育 專家:台灣像窄化的竹棒 

政大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教授與台灣運動產業協會理事長徐正賢,不約而同以金字塔型比喻歐美等先進國家的運動發展結構,基層的運動人口很多,其中一小群人擁有頂尖的水準,但台灣是一根窄化的竹棒,從小就直接抓出小眾,把它專門化、特殊化,讓這群人一輩子靠這維生,這樣的思維,其實是落後國家的象徵。

輕忽「選任與監督」 台灣充斥著結構性問題

柔道男童事件的傷害已經造成,現階段只能亡羊補牢,以避免再發生類似的不幸事件。短期內最可行的解方是什麼呢?曾擔任過田徑協會的訓練組副組長、目前也擔任手球協會的選訓委員會召集人的政大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從法律的觀點提出一個概念:「選任與監督」。

教練!我會痛! 柔道童用生命揭開教練制度黑幕

台灣柔道界因男童遭重摔致死事件烏雲籠罩,直到楊勇緯在東京奧運奪銀才一掃陰霾。運動可以是休閒興趣也可以是競技,一樁鼓勵孩子運動的美事,卻可能因為制度缺陷造成無法彌補的悲劇,《ETtoday新聞雲》採訪台灣體制內外專家,嘗試從歷史包袱、國民體育法、體育運動發展之產業政策等面向切入,並跨海連線採訪美國、日本、法國的奧運國家隊與職業運動系統,嘗試藉由先進國家行之有年的經驗與制度,從國際殷鑑轉化為台灣產業成長與共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