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太空人選「斑馬魚」上太空 關鍵原因:與人類基因87%相似 

▲與人類基因87%相似的斑馬魚。(圖/CFP)

▲與人類基因87%相似的斑馬魚。(圖/CFP)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將於明(25)日晚間20時59分發射,搭載三名太空人前往天和核心艙替換在湯洪波在內的太空人。值得注意的是,神舟十八號的太空人將首次執行「太空養魚」任務,攜帶斑馬魚和金魚藻進行「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透過建立穩定運行的太空自循環水生生態系統,實現大陸在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的突破。

▲在地表上模擬實驗的「生態循環系統」。(圖/翻攝上觀新聞)

▲在地表上模擬實驗的「生態循環系統」。(圖/翻攝上觀新聞)

《極目新聞》報導,在中國空間站的「問天」實驗艙,科學家專門構建了以斑馬魚為研究對象的小型密閉生命生態系統。這個密閉的「水族箱」中約有1升多水、四五條斑馬魚,還有些藻類和微生物。其中,魚類是這個生態系統的「消費者」,藻類相當於「生產者,微生物則充當「分解者」。

至於為何要選擇「斑馬魚」作為太空生態循環研究的主角,公開資訊顯示,斑馬魚體長只有3至4公分,不僅生命力旺盛,繁殖能力也強,一年可以繁殖6至7次,此外,斑馬魚和人類基因有87%的高度相似性,是一種可用於研究與揭示生命體某種具有普遍規律生物現象的一種生物。

上海技物所空間生命科學儀器研製團隊負責人張濤表示,「未來,人類有望在太空建立基地或在太空駐留足夠長時間,資源上的自給自足非常必要。」

▲神舟十八號明晚發射。(圖/翻攝自央視新聞)

▲執行神舟十八號任務的三名太空人。(圖/翻攝自央視新聞)

不過,要在太空養魚,還是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上海技物所結構工程師田清指出,「太空微重力環境下,魚缸必須密閉處理,不然水會『飄走』,斑馬魚游動起來也會將水推開,太空沒有浮力,斑馬魚必須靠自己的適應能力,調節在水中的姿態,適應微重力環境。」

據了解,太空人為保障系統穩定運行,必須給魚類餵食、供氧,為藻類提供營養液、照明,同時,滿足該系統pH值、溶氧、溫度、電導率等要求,並能進行參數調節、魚卵收集、廢物處理等操作,從而實現系統內部物質和能量的自主平衡及穩定運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