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法修正「不作為」視同虐待 飼主最重可處2年徒刑重罰200萬

記者林銘翰/台北報導

立法院會27日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修正草案,將惡意棄養、不餵食等「不作為」也納入虐待的範疇,未來若因此使動物遭受傷害,致動物肢體嚴重殘缺或重要器官功能喪失,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併科新台幣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金。

▲▼寵物雲- 64392029(圖/123RF)

▲立法院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修正草案,將「不作為」也納入虐待的範疇。(圖/123RF)

依據現行《動物保護法》規定,對動物虐待的定義為除飼養、管領或處置目的之必須行為外,以暴力、不當使用藥品或其他方法,致傷害動物或使其無法維持正常生理狀態之行為。

立法院會27日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第3條修正草案,將不當使用器物、不作為,也納入虐待動物的範疇中。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表示,過去對虐待的定義多是指做出毆打等動作,但修正條文則將「不作為」也納入虐待範疇,而「不作為」的意思就是丟棄不理、不給動物吃喝導致動物餓死等,也有虐待的意涵,因此也應適用於《動物保護法》中與虐待有關的罰則。

另外,現行《動物保護法》第14條之1規定,捕捉動物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使用爆裂物、毒物、電氣、腐蝕性物質、麻醉槍以外之其他種類槍械、獸鋏以及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禁止之方法捕捉動物,本次修法將「非經主管機關許可」字樣刪除,未來捕捉動物時,均不得使用前述方式,意即全面禁用獸鋏。

根據三讀通過條文,使用前項各款所定方法捕捉動物者,主管機關得逕予排除或拆除並銷毀之,土地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違者可處新台幣1萬5千元以上、7萬5千元以下罰鍰。

此外,現行《動物保護法》第22條之1也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查核及評鑑寵物繁殖場、寵物買賣或寄養業者;其查核及評鑑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本次修法也明定查核報告應定期公開。

根據《動物保護法》規定,任何人不得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若為宰殺、故意傷害或使動物遭受傷害,致動物肢體嚴重殘缺或重要器官功能喪失,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併科新台幣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金。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敲槌三讀。(圖/記者屠惠剛攝)

▲▼立法院會 動物保護法部分條文修正 三讀 敲槌 蔡其昌。(圖/記者屠惠剛攝)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新聞...

► 立法院變海底撈? 陳玉珍爆安裝監視器遠端監控國民黨
► 國民黨團也有「海底撈」監視? 立法院出面回應
► 費鴻泰要求游錫堃為監視器道歉 預告下週安排林志嘉專案報告

振興一下我們的美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