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桃水肥大戰 北市反嗆桃園:別讓市民到外縣市求救

▲台北市迪化污水廠今年中開始拒收外縣市水肥,桃園市水肥業者16日上午在市府前以車隊遊行方式陳情。(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台北市迪化污水廠調整水肥投放標準,引發桃園市水肥業者不滿,16日北上陳情。(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與桃園市政府近來為了水肥處理隔空互槓。北市府環保局長劉銘龍19日下午親上火線,表示水肥問題「不是厚不厚道,而是負不負責任的問題」,轄內居民產生的垃圾及水肥等物質,是縣市政府的責任,與民營廢棄物處理或利用機構的商業模式不同,不該混為一談。他還反擊,各地方縣市首長應負責任處理廢棄物,「不是讓民眾到其他縣市尋求解決」。

台北市迪化污水廠近來限縮投放時間、加強水質檢測,引發外縣市水肥業者不滿,日前桃園等地水肥業者更北上到北市府抗議。對此,柯文哲認為應找中央協調,遭桃園市政府譏諷,「大家都是成年人,不需要什麼事都找中央」;柯19日回嗆,「沒問題啊,我找在地里長來講(回應)就好」。

此爭議的癥結點在於,北北桃三市只有北市的迪化污水處理廠、桃園市的龜山污水廠有能力處理水肥,新北市境內則沒有任何一座可處理水肥的設施,導致水肥業者清運後只能往外縣市送。

據統計,迪化廠一天可處理450噸、龜山廠每天處理50噸,北市一天產出約280噸水肥,尚有餘裕可協助紓緩鄰近縣市需求,桃園一天產出120噸水肥,每天至少有70噸得外運。新北市一天約近400噸水肥,全數都往外縣市運送處理。如今北市限縮投放時間嚴收水肥,遭嗆「北市垃圾往外送、卻拒收外縣市水肥」。

面對外界質疑,北市環保局副局長盧世昌說明,各縣市政府必須設置垃圾焚化廠、垃圾衛生掩埋場等處理設施,妥善處理轄內居民產生之家戶垃圾,如有特殊考量,亦可聯合鄰近縣市設置共同處理設施,區域合作處理縣市轄內家戶垃圾。

盧世昌解釋,縣市政府依法設置之垃圾焚化廠及水肥投入站等公共設施,其功能主要在處理轄內居民產生之垃圾、水肥等物質,此為縣市政府之職責,與民營廢棄物處理或再利用機構之商業模式不同,兩者不該混為一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