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代言策略勝 Puma躍升運動品牌老三

PUMA標誌。(圖/路透社)

▲Puma市值是2年前的23倍。(圖/本報資料照/路透社)

文/楊少強

兩年市值漲一倍,這是德國運動品牌彪馬(Puma)的成績。從過去單季虧損破一億歐元,到近來翻身成全球營收第三大運動品牌,這是彪馬名人代言策略的勝利,也是「有恆產,始有恆心」的結果。

彪馬與阿迪達斯(Adidas)「本是同根生」,創辦人彼此為兄弟,兩者境遇卻大不相同:阿迪達斯乃全球前百大最有價值品牌,彪馬則連前百名也排不上,年營收只有阿迪達斯兩成,2014年第4季淨損逾1億歐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彪馬業績不振,與其說是策略錯誤,不如說是生不逢時。如今各大運動品牌皆找圈外名人代言,彪馬乃是先驅。21世紀初,搖滾團體「野獸男孩」(Beastie Boys)在演唱會上,就穿彪馬運動鞋現身。彪馬前執行長澤茲(Jochen Zeitz)也曾找年輕潮人,穿彪馬鞋在城市四處穿梭。

但金融海嘯爆發,消費者更重視實用而非時尚,強調運動機能的UA(Under Armour)崛起,彪馬節節敗退。執行長古爾登(Bjorn Gulden)說:「我們以前生產的都是沒人買的東西。」

如今情勢已變,四月中旬美國券商韋布希(Wedbush)發布研究,2017年度彪馬營收超越UA,成為全球第3大運動品牌。如今彪馬市值是2年前逾2倍,UA市值同期縮水4分之3。

名人代言採分紅制
蕾哈娜設計得獎會主動宣傳

彪馬翻身原因,首先是環境變化。近來運動休閒風興起,人們即使在咖啡廳、電影院也穿健身衣。分析師葛祖提(Chen Grazutis)說,如今大多數人買運動用品,「都不是拿來運動的。」

彪馬因此重現生機。在2017年財報,彪馬五大策略之一,就是「成為女性運動用品龍頭供應商。」執行長古爾登說,「女性即使在運動,也希望看起來美美的。」

但要主打女性,就無法走像耐基(Nike)等邀運動明星代言之路。如古爾登說,要找全球都認識的男性運動明星不難,「但要找中、美、德國都認識的女運動員,實在很困難。」

在這種現實下,彪馬選擇邀運動圈外名人代言。至今最成功就是簽下歌手蕾哈娜(Rihanna),她在社群媒體有上千萬粉絲。2017年彪馬又邀美國女演員戈梅茲(Selena Gomez)當品牌大使,她的Instagram粉絲數超過1億3千萬,居全球第一。彪馬稱此目的就是要「強化女性部門」。

但找圈外明星代言人人皆會,彪馬能勝出在於制度不同。像UA找運動明星代言,乃是「地租制」——明星拿代言費,和產品銷售好壞關聯較小,雙方利益未完全一致。例如UA找美國職籃明星柯瑞(Stephen Curry)代言,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時,UA高層說了恭維話,引來柯瑞炮打UA。

彪馬找名人代言則是「分紅制」,由名人自己設計產品,賣得好讓名人也能分享好處,他們更有動力招徠粉絲。

這正是經濟學所說「有恆產,始有恆心」的道理。例如蕾哈娜設計彪馬「芬提鞋」(Fenty),當選2016年最佳鞋款,這是史上首次女性設計獲該獎。蕾哈娜在社群媒體分享此成就,帶動產品銷售。市調公司NPD評比名人代言效果,第一名就是蕾哈娜。

品牌力低的優勢
代言人自由發揮空間反而大

但找明星設計並非獨門絕學,彪馬能勝出在於給名人更大自由。其旗下兩位代言人:饒舌歌手大尚恩(Big Sean)、話題名媛詹娜(Kylie Jenner),本來是和阿迪達斯合作。

「我們不是市場龍頭,」彪馬全球品牌行銷總監派屈克(Adam Petrick)說,「我們只有對這些名人說:『我們能讓你更與眾不同,有更大自由可以表現自我。』」大尚恩想在作品表現家鄉特色,這個需求在彪馬得到滿足。

這正是彪馬的比較優勢。對手品牌價值高,讓名人揮灑空間有限。其品牌價值較低,名人有自由可顛覆自我,因此能在社交媒體上掀起話題。

如派屈克說,彪馬找名人「不是只代言產品,而是讓他們在每一件事上都有表現。」美國《運動用品新聞雜誌》(Footwear News Magazine) ,就將2017年度行銷獎頒給彪馬。

彪馬的策略是市場地位決定的。如果它是龍頭,品牌價值全球第一,對策必與今日大不同,這意味著世上或許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策略,同時代表小企業也能建立門檻——不管龍頭對手是「不能」或「不為」,只要讓他們做相同的事無利可圖,小企業也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這是彪馬翻身的啟示。

【更多報導】

憶當年從三立跳槽…白冰冰:一堂2千萬的課,教會我如何做人

親舅舅幫自己找工人,竟要工人抬價給回扣…一個裝潢案例啟示:自己人有時比外人更狠

老闆甩他巴掌、安插別人做他的工作...忍耐求出頭換來一句: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再找就有

延長線同時插太多,嚴重可能電線走火!專家用一張表告訴你:哪些家電不要同時用

連車位都搶輸,卻搶到DM上的限量咖啡機...一次百貨周年慶,我學會最重要的一件事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591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商業周刊Puma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黃仁勳要變10兆男!分析師:輝達AI難超越 2030市值翻逾2.5倍

黃仁勳要變10兆男!分析師:輝達AI難超越 2030市值翻逾2.5倍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即將於今(2)日晚間借台大體育館發表演講,不過最新一期的《Fortune》報導,由於NVIDIA掀起AI狂潮,並建立難以超越的優勢,分析師認為,NVIDIA目前還在初升段,公司市值到2030年將再翻逾2.5倍,而黃仁勳的身價也有望在2030年由3兆男變成10兆。

2024-06-02 10:09

黃仁勳來台再掀AI熱! 相關職缺年增3%

黃仁勳來台再掀AI熱! 相關職缺年增3%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再度掀起AI旋風,也使得AI相關職缺年增3%,更有93%上班族認為學習AI可以增加就業競爭力。

2024-06-02 06:00

領股息還賺差價!00918年化配息率衝12% 一表看4檔ETF報酬狀況

領股息還賺差價!00918年化配息率衝12% 一表看4檔ETF報酬狀況

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於官網公告最新配息評價結果,預估每單位配發0.8元,以5月31日收盤價計算,單次配息率3.19%,年化配息率上看12.76%。法人指出,回顧5月高股息ETF表現,00918有11天創下掛牌以來的新高價,顯示成分股上漲動能十足。

2024-06-02 06:00

新加坡候港時間從2天增為7天 港方被迫啟用廢棄碼頭

新加坡候港時間從2天增為7天 港方被迫啟用廢棄碼頭

上周二(28日)萬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指出,新加坡與巴生港候港時間約2天,而到了上周末(31日)傳出候港時間已經拉長為7天,新加坡港務集團(PSA)為了緩解這個全球最大的貨櫃轉運樞紐港日益嚴重的擁堵狀況,重新啟用了已經廢棄的吉寶碼頭(Keppel Terminal)舊泊位和堆場,同時還增加了大量人力來應對貨櫃堆積問題。

2024-06-02 01:59

00878換股!3檔剔除倒數計時 聯強逾4萬張待處分

00878換股!3檔剔除倒數計時 聯強逾4萬張待處分

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00878)換股期進入尾聲,估計最遲要在下周三(5日)完成調整,而根據官網上來看,華碩(2357)、聯強(2347)與南亞(1303)將是此次調整被剔除3檔個股,其中後二者還各有4萬張和3萬張待處分。

2024-06-01 18:16

戶籍遷入差一天 逾萬元土增重購退稅款飛了

戶籍遷入差一天 逾萬元土增重購退稅款飛了

竹科工程師阿銘最近要結婚了,為了給老婆舒適的居住環境,先是賣掉金山街的套房,再新買慈濟路上的電梯大樓,原本打算利用土地增值稅重購退稅款貼補貸款利息,沒想到申請後卻被否准了,原來是金山街套房的戶籍是在訂立出售契約的隔天才遷入,不符合重購退稅要件,錯失退稅良機。

2024-06-01 14:31

美超微梁見後曝AI供應鏈仍缺料 稱「碰到黃仁勳會跟他要」

美超微梁見後曝AI供應鏈仍缺料 稱「碰到黃仁勳會跟他要」

美超微(Supermicro)創辦人梁見後今(1)日抵台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今早接受母校邀請出席台北科技大學畢業典禮並演講,會前接受訪問時表示,「整個AI供應鏈還是缺,而且缺很多,所以我碰到Jensen(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還是會跟他要(貨)」,梁見後也說,預期AI成長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猶如工業革命般持續200年還在演進。

2024-06-01 14:16

ETF換股大亂鬥落幕!10檔人氣股出籠 長榮航成新寵

ETF換股大亂鬥落幕!10檔人氣股出籠 長榮航成新寵

5月是重量級ETF換股大亂鬥,成分股上演「你丟我撿」,而從投信近一個月買賣超統計,此次ETF成分股調整,最受歡迎10檔個股躍上檯面,買超長榮航(2618)近40萬張居首位,主要是因被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入列至成分股中;玉山金(2884)買超也有逾31萬張,是00939和00940新增成分股,至於排第三聯電(2303)拜00940權重大幅提高所賜。

2024-06-01 12:47

手癢抱不住!股價狂漲「買不回來了」 她曝1招解:等於把手綁起來

手癢抱不住!股價狂漲「買不回來了」 她曝1招解:等於把手綁起來

「手上有高股息的人,聽郭老師一句勸:好標的抱好、抱緊。」財經專家郭莉芳透露,她過去採訪過幾個投資達人,每次聽到對方獲利超過100%,就感到佩服,反倒是自己,明明標的沒選錯,但卻因為「抱不住」而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往上不回頭」,後來她就想到一個好方法來解決,「等於是把我的手指綁起來」。

2024-06-01 11:28

逾6成求職者曾「用ChatGPT寫履歷」 3大破綻秒識破

逾6成求職者曾「用ChatGPT寫履歷」 3大破綻秒識破

即將迎來新鮮人求職旺季,由於ChatGPT已成職場日常,根據104人力銀行透過官方頻道IG(104jobbank.official)調查發現,68%填答者曾使用ChatGPT寫履歷自傳,但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提醒,ChatGPT只能視為輔助工具,企業人資仍然可以從語句過長、字詞不順、經歷空洞,來推斷眼前的履歷自傳是否由ChatGPT代筆。

2024-06-01 10:3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