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雲

首頁 檢索
桌球職業化系列(四)國外吸引力更大 國內打球非首選

若以台灣推動桌球職業化,現況來看還是太早,畢竟現實層面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這幾年各國也慢慢推動地域俱樂部聯賽,選手高度流動下,部分台灣選手也都到國外打球,留在國內並非首要選擇。

桌球職業化系列(三)培育世界級選手 賽事才有可看性

桌球職業化,最重要的除了觀眾外,另一個就是舞台的主角選手,以台灣來看目前頂級選手雖有,但如何培育一個又一個世界等級的選手,是台灣目前的課題,有實力好的選手,職業化才有可看性。

桌球職業化系列(二)全力推動全民參與 找出參與人口

目前體育署推動桌球職業化,體育署與協會則是交給師大體育特聘教授洪聰敏負責統籌、規劃,他表示目前職業化推動首要之務先培養人口,他預估全台打桌球人口潛力有80萬人,要先把這些人口給找出來。

桌球職業化系列(一)現實問題多 選手數量需增加

2014年體育署為協助單向運動往職業化發展,桌球當時也被點名先開始職業化的運動,不過若以現實層面來看,實力相近的選手數並不多,加上這幾年並沒有太多企業投入,培養基礎人口仍在紮根中,目前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

鄭林配奪冠難開心 因獎金還不到最低薪資水準

林昀儒、鄭怡靜混雙連兩站奪冠,奪冠軍固然欣喜,不過鄭怡靜、林昀儒都表示獎金真的太少,鄭怡靜還開玩笑表示:「可以跟國際桌總抗議嗎?」

國內體育/體育署協助單項運動職業化 明年先推桌球

體育署協助單項運動往職業化的路發展,體育署長何卓飛指出,預計會先由桌球和羽球先開始,負責設計方向的綜合規劃組長吳永祿表示,明年先以桌球為目標,由於桌球和羽球目前的基礎,已具備職業的雛型,最大差別是賽事的設計、球員的權利義務,獎金紅利、選手分配等。